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22.除上述原因外,需要补充的是,在巨人里面,我们地球的居民和灵人与属世和外在的感官有关;这种感官是生命的内层终结并作为它们的共同基础而止于其上的终点。文字上的神性真理,就是我们所说的圣言也一样,它也是为了这个原因被赋予这个星球而非其它星球。由于主就是圣言,是其首先的和末后的,所以为叫一切事物都照次序存在,祂选择在这个星球出生,并变成圣言,正如约翰福音所写的那样: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祂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祂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4,14,18)
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不过,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理解的奥秘。圣言在字义上是属世的(AC 8783)。这是因为属世层是属灵和属天层止于其上的最低层,可以说是其它各层建于其上的根基。圣言的内在意义或属灵意义若离了外在意义或属世意义,就如同没有地基的房屋(AC 9430, 9433, 9824, 10044, 10436)。圣言是神性真理方面的主,因而是出自主的神性真理(AC 2859, 4692, 5075, 9987)。万物都是藉着神性真理被创造和做成的(AC 2803, 2894 [原文2884], 5272, 7835 [或7678])。
10429.“看哪,这真是硬着颈项的百姓”表他们不接受来自主的流注。这从“硬着颈项”的含义清楚可知。“硬着颈项”是指不接受流注;因为“颈项”表示高层事物和低层事物,或说在上之物和在下之物的结合和联系,因而表示流注(参看3542, 3603, 3695, 3725, 5320, 5328, 5926, 6033, 8079, 9913, 9914节),而“硬”表示抵制和弃绝,因而表示不接受。这百姓在此被称为这样的人,是因为他们的兴趣在于外在事物,不在于内在事物;像这样的人就会弃绝来自天堂或主的一切流注,因为流注经由内在之物流入外在之物。因此,当内在关闭时,外在里面就没有对神性的任何接受,只有从世界流入之物,因而只有尘世、肉体和世俗之物被接受。此外,在来世,当这种人在天堂之光中被观之时,他们似乎没有头和脸,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全是牙齿,看似齿条箱的东西,或某种被毛发覆盖的东西,或某种没有生命的骨状物。因为脸对应于构成内在人的事物,身体对应于构成外在人的事物,而颈项或脖子对应于它们的联结。
此处必须简要解释一下当如何理解论及这个民族的话,即:他们的兴趣在于外在事物,不在于内在事物。每个人都一个内在和一个外在,内在就是他的思维和意愿,外在是他的言语和行为;但善人的内在与恶人的内在大不相同。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被称为内在人的内在和一个被称为外在人的外在。内在人是照着天堂的形像被造的,而外在人是照着世界的形像被造的(9279节)。对那些处于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来说,内在人是打开的,他们通过内在人而在天堂之中。但对那些陷入邪恶和由此产生的虚假之人来说,内在人是关闭的,他们通过外在人只知道世界。
兴趣在于外在事物,不在于内在事物说的就是他们。诚然,这些人也有内在思维和感觉;但他们的内在思维和感觉是居于世界的外在人的内在思维和感觉,而不是居于天堂的内在思维和感觉。当内在人关闭时,外在人的内在思维和感觉是邪恶的,事实上是污秽的;因为此时,这些人只思想世界和自我,渴望那些只属于世界和自我的事物。他们根本不思想天堂和主,对它们也没有任何渴望。这一切表明兴趣在于外在事物,不在于内在事物是什么意思。
由于以色列民族就具有这种性质,故当他们处于一种外在的神圣状态时,他们的内在思维和感觉就被关闭,因为它们是肮脏、污秽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内在思维和感觉充满对自我和世界的爱,因而充满与自己相比对他人的蔑视,充满对凡冒犯他们之人的仇恨,充满对他们的野蛮意图,充满残忍、贪婪、掠夺和其它类似恶习。这个民族就是这个样子,这一点从摩西之歌(申命记32:15-43)很明显地看出来;在那里,经上通过耶和华的训言描述了他们;还通过耶利米书中凡提到他们的地方,最后通过主自己在福音书中的话描述了他们。
2141.主对人类的感知是这样:人类沉浸在邪恶和虚假之中,因为“所多玛”是指自我之爱和由此衍生的出于邪恶实施控制的欲望,“蛾摩拉”是指出于虚假如此行(16, 20节)。这一切瞒不了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主,因为祂是一切拯救的手段和源头(17-19节);也就是说,当他们的罪恶达到顶峰时,他们就会受到察罚(20-21节)。当主处于这种感知时(22节),祂为他们求情:首先为那些将拥有真理,并且这些真理充满良善的人求情,他们由“五十”来表示(23-26节);接着为那些将拥有次等的良善,但这良善仍与真理结合的人求情,他们由“四十五”来表示(27-28节);然后为那些经历试探的人求情,他们由“四十”来表示(29节);同样为那些卷入与邪恶的某种争战的人求情,他们由“三十”来表示(30节);之后为那些将有来自某个其它源头的对良善的情感状态的人求情,他们由“二十”来表示(31节);最后为那些将有对真理的情感状态的人求情,他们由“十”来表示(32节);每次的回答都是,他们必得救(26, 28-32节)。这些事完成后,主回到祂以前的感知状态(33节)。这些就是包含在本章内义中的奥秘,这些奥秘从字面上看不出来。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